董藩:我不主张在收缩型城市搞振兴
董藩8%的创始人都是通过原有创意的Pivot找到了创业点子。
作为全媒体多终端的第一财经,主张收集团副总编辑张志清认为,要做更深耕细作的转型,核心还在于要建立起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。接下来是转化能力,缩型渠道型媒体能不能把更多的搜索转化成广告点击,这种天花板相对高。
新媒体创业沙龙专场热话题:城市内容付费吴晓鹏(华尔街见闻):内容付费在财经信息领域,有两种形态。如果是把投资人请来讲一年,搞振他每天看什么项目,这是有价值的,资讯比学习更有价值。毕竟历史上博客及现在的微信公众号,董藩或许都会有降温的时候,真正让一个东西活下来的是“品牌”。
比如说把50位最顶级投资人的朋友圈地址栏做成一个信息,主张收我都每天会看,我就知道他去哪家公司了,这就是资讯的价值,如果定99块钱一定有人买。纪中展(知识分子):缩型如果从内容付费的角度来讲我极不看好,天花板极低、用户太少,想收费的人太多。
对于36氪这种行业属性非常强的媒体,城市可以往行业方向做延展。
从内容天花板来讲,搞振“知识分子”如果定义为媒体,就没有什么空间,在短期内没有收入的可能。传统的课程培训,董藩本质是为了增加技能,是一种技巧和实操性的方式方法,而知识是一个高于技能,系统性的动态的并且持续进行的的行为。
因为这是相对陌生的领域,主张收他们之前已经习惯于通过付费订阅等形式,来为有价值信息买单了。但是随着消费升级,缩型网络支付等外在条件搭建完毕等前提下,同时个体意识空前强大,越来越追求自我的实现与价值。
但收费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,城市半年后,两家报纸网站首页的点击数下降了43%,用户则减少近90%。知识付费会出现KFC吗?在上个月的两会上,搞振马化腾提到一个现象的变化,搞振中国以前的互联网模式叫C2C(CopyToChina),但是发展到现在是叫KFC(KaobeiFromChina),中国模式逐渐开始反过来影响欧美互联网模式。
(责任编辑:河东区)
-
在我们公司,有6位创始合伙人,技术CTO、产品CPO各一位,另外一位负责销售,一位负责运营商和上游资源对接,还有我们创始人负责战略,我呢更多精力在市场和对外发言。...[详细]
-
做比尔·盖茨的女人是种什么体验?梅琳达说:我也曾努力避孕...
郑志刚对各种细节的把握,目的就是让更多的顾客,在各种丰富的愉悦体验中,喜欢留在K11的环境之内,毕竟只要留下,就有消费的可能。...[详细]
-
这个个人天使和个人股东尤其重要。...[详细]
-
因为2016年年报还没有完全更新,读懂君选择了比较完整的2015年财务数据进行分析。...[详细]
-
在白酒企业中,洋河的动作最大。...[详细]
-
比如货币,货币是基于国家的信用,为实体经济服务,如果没有货币,实物的交换就没办法进行。...[详细]
-
到1993年注册万通集团,将战略重点转移到北京时,公司已经赚到3000万。...[详细]
-
搜索匹配广告系列,其中唯一的目标便是匹配没有进行竞价投放的关键词。...[详细]
-
为什么是半瓶水? 根据我们平时购买的瓶装水和人们的日常需求调查得出,一般只要半瓶水就能解决人们当下的用水需求,而剩下的那半瓶水就会被有意无意地浪费掉。...[详细]
-
错误之1 大家想,在今天呼吁大家做短视频最热烈的人是谁?是平台,今日头条、微博、腾讯。...[详细]